在这个不同往常的春季学期,73882必赢网页版迎来了一堂思政大课。3月17日,73882必赢网页版在工商1910班和工商194班分别举行了线上的院长思政第一课和书记思政第一课。
院长思政第一课
下午2点半,院长思政第一课率先拉开帷幕。薛小龙院长以“在战疫中践行爱国主义精神”为题给工商1910班的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参与课程的还有学院党委甘健强副书记、学工办主任曾梅华老师、辅导员梁世健老师和谢灿杰老师。课程由班长林珊主持。

薛院长围绕三方面展开了课程:
NO.1
我们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应该高举爱国主义精神
薛院长通过疫情下“医生的请愿上阵、志愿者的小区抗疫宣传活动......”等多个生动事例,点明疫情之下,许许多多的小事都是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
NO.2
透过全国助力武汉抗疫,看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全国上下迅速团结一心,为武汉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的源源不断的支持的场景激励着人们,加强了我们抗疫的信心。
NO.3
大学生应当如何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薛院长认为我们学生有三个身份:
1.守护者。尽管疫情向好,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做自己和其他人的守护者。
2.修行者。宅家学习,稳住心态,是对意志的磨练和技能的修炼。
3.识途者。时刻关注疫情防控的发展情况,明确未来行动。
爱国主义会赋予我们使命感、责任感,我们把个人价值取向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起来,用积极的心态、 饱满的热情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守护我们的家庭、社会乃至国家。

书记思政第一课

书记思政第一课于3点半在工商194班开课。王国栋书记以“疫情防控状态下的几组关键词”为题展开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前述教师参与了课程,本课由班长吕伊雯主持。
在书记思政第一课中,王书记对最近一个月的疫情进行总结,表达了他对这次疫情的深刻思考以及感触。王书记引用了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一句话“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的变化是缓慢的。今天和昨天似乎没有什么不同;明天也可能和今天一样。也许人一生仅仅有那么一两个辉煌的瞬间,甚至一生都可能在平淡无奇中度过。”指出这次疫情在我们生活中掀起的波澜,我们要在疫情防控中锤炼意志,担当时代责任。
随后,王书记跟同学们分享了“疫情防控状态下的几组关键词”。
NO.1
个体与集体的关系
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无限的。在总书记的领导和部署下,我们全国山下一心,众志成城,抗疫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有效遏制疫情进一步蔓延。国外疫情也有爆发,但像中国这样团结全民、动员全民的举动确实鲜见。我们要正确看待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主动融入国家和集体。
NO.2
自律与他律
王书记引用康德名言:“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愈加反覆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 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 ——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引导同学们思考,在疫情期间,在居家上网的同时,要加强自律。王书记还用康德和马克思的自律故事鼓励我们应该学习规律的生活。
NO.3
真实和表象,现象和本质
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正确看待网络上的言论,主动去认证一些东西。
最后王书记告诉同学们,辩证看待疫情。中国人讲究辩证,我们也不能只看到灾难,我们相信定会战胜疫情。同时灾难的背后往往隐藏教训和经验。我国将会加速建立统一高效管理平台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和环保意识会得到一次集体强化和洗礼。
课程临近结尾,王书记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
马佳娜同学
马佳娜同学分享了这段时间所关注到的疫情情况,她认为疫情期间,“万众一心”真正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在命运共同体下,中国的“抗疫”举措在全世界蔓延开来,她为中国感到自豪并对疫情寄予希望。
周心怡同学
周心怡同学从她在疫情期间看到的感人事迹中也提炼出了一个关键词——爱护。她认为抗疫期间既有国家爱护我们,也有我们爱护国家,同时她也对中国会打赢这场战疫满怀信心。

院长思政第一课和书记思政第一课圆满结课。疫情防控是一本思政教育的“活教材”。同学们更清晰地了解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了对国家的归属感、认同感,这也很大程度地让同学们明白应如何正确应对当下的疫情,激励同学们勇担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在新时代的漫漫长征路上,还会遇到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同学们有所思、有所想,努力奋斗,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